佛教常识

什么是[无常]?

什么是[无常]? 金巴仁波切九岁时所作的佛法开示 我今天呢讲的是无常,无常是什么呢?无常就是有情决定死、无情决定灭。有情是什么?有情就是有生命也有感情的,比如说人类、动物类、细菌类,就包括六道轮回里面...
佛教常识

“常不轻菩萨”因何而得名

“常不轻菩萨”因何而得名   常不轻菩萨——恒常不轻视他人,修尊重行的菩萨。出自《妙法莲华经·常不轻菩萨品》。在此经中,释迦牟尼佛向大势至菩萨,讲了如下故事: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,有一位佛出世...
佛教常识

普贤菩萨十大愿

普贤菩萨十大愿 普贤菩萨(梵名Samantabhadra三曼陀跋陀罗,汉译为普贤或遍吉),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,与文殊菩萨的智德、证德是相对的,他们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。文殊骑狮、普贤乘象,表...
佛教常识

宇宙法界佛教起源于哪里?

宇宙法界佛教起源于哪里? 谁是佛法的诞生者? 娑婆世界佛教的开创者是南无释迦牟尼佛,这是佛教徒人所共知的。然而,关于宇宙法界佛教的起源和佛法的诞生者是谁,就未必了解了。   宇宙无始时,本来...
佛教常识

修行人的十种表面

修行人的十种表面莲花生大师云:甚多人将修法沦为表面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很多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,将修行流于形式,不从实际去做,而只是完成表面上的工作;乃至给人制造一种修行的假象,以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修行...
佛教常识

人道、天道、佛道境界的差别

人道、天道、佛道境界的差别      老子曾说过: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,损不足而奉有余。”佛之道,则是“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”。      以上道出人道、天道、佛道境界的差别。“损有余而补不...
佛教常识

佛教簡略傳承皈依境

在我們這個世界上,如果按修行的發心和成就的大小、快慢來分的話,佛教可以分成小乘、大乘和密乘,而如果按照佛教的派別來分,藏密分為寧瑪、噶舉、薩迦、格魯、覺囊等十二大派,另有很多支派。佛教還有唐密、東密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