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簡略傳承皈依境
在我們這個世界上,如果按修行的發心和成就的大小、快慢來分的話,佛教可以分成小乘、大乘和密乘,而如果按照佛教的派別來分,藏密分為寧瑪、噶舉、薩迦、格魯、覺囊等十二大派,另有很多支派。佛教還有唐密、東密、...
用善巧的方法劝导他人才能更好的接引众生
用善巧的方法劝导他人才能更好的接引众生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,佛弟子接引人学佛,让更多的人去恶扬善直至走上解脱之路,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。然而接引人学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和善根不同,因此接...
布施而不持戒为什么难以进修定慧?
布施而不持戒为什么难以进修定慧? 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。如果只布施不守戒律,只晓得给别人东西,一切都布施,戒律不守的话,就不能入定,定就产生不了,产生不了定,就产生不了智慧,产生不了智慧,就无...
【学佛基础】舍利
【学佛基础】舍利 舍利为佛教圣物。源自梵文Sarira,又译实利、设利罗、室利罗等。意译体、身、身骨、遗骨。释迦牟尼佛涅槃后,经火化出现了许多坚硬如金刚石的物质,佛教徒称其为舍利。 ...
玄奘法师是何人也?
玄奘法师是何人也? 此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译本乃玄奘法师所译。玄奘法师俗姓陈。于公元六百年(隋文帝开皇二十年)生于河南偃师缑氏镇城外。十五岁出家。圆寂于公元六百六十四年(唐高宗麟德元年...
「波罗密」三字什么含义?
「波罗密」三字什么含义? 波罗密是梵语。同前般若二字一样。翻字不翻音。波罗密三字是到彼岸之意。此指彼者。此地对他地。若指此者他地对我地。今说彼岸者。乃诸佛菩萨所居涅磐大乐之方所、解脱轮回之不生...
【学佛基础】 修行之道 唾不至天
【学佛基础】 修行之道 唾不至天 一般人在受到别人的讥笑、恶骂或诽谤的时候,内心都会感到伤心难过。但是,对于这种事情,佛陀有不一样的看法。 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中说:“恶人...
【学佛基础】 修行之道 言不恶口
【学佛基础】 修行之道 言不恶口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何等为八? 一、言不乖度。 二、言皆利益。 三、言必契理。 四、言词美妙。 五、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