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道与天道的境界有多大差别?与佛道的不同又是什么?

Warder4 学佛受用评论10阅读模式

人道与天道的境界有多大差别?与佛道的不同又是什么?

老子曾说过: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;人之道,损不足而奉有余。”佛道则是“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”。以上道出人道、天道、佛道境界的差别。

“损有余而补不足”是用来描述天道的境界,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道的众生自己损失的利益多而补回来的利益少,也就是说付出的多索取的少,考虑他人的利益多,把好的给他人。正是因为天人常行十善,具有奉献精神,所以天人长寿富贵、锦衣盛著、珍馐佳肴、鲜花环簇。天人的福报,人是没法相比的。
“损不足而奉有余”是用来描述人道的境界,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类众生自己损失的利益少而得到的回报多,也就是说付出的少索取的多,总希望别人多吃亏,自己多赚一点。这恰恰说明了人的自私贪婪,心胸狭隘,这样自私自利的行为得到的果报只能是永远在轮回中沉沦。
在说到“天道”与“人道”之后,老子还说了一句话“孰能有余以奉天下?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”,意思是说,谁能把余粮无私奉献给天下呢?毫无疑问,当然是指那些有很高道德素养的人。佛道中“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”的圣者们任何时候都是无私利益众生的,已经远远超过了老子所提到的境界。

“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”是指修行人要断除了我执,没有私心贪念,处处利益众生,做了善事不执着,做了即忘了,完全是一种无执着的利他境界。圣者的世界没有烦恼痛苦,没有尔虞我诈,没有私心争斗,没有生老病死苦;有的是思衣得衣,思食得食,永恒的快乐!
人道、天道和佛道道德境界的差异导致了各自福报的迥然不同。世上万事万法都是因果,种善因结善果,种恶因结恶果,一切福报都是自己因果的显现。要知道,人道、天道尽管是善道,但并没有脱离六道轮回,最终是要死的。
想脱离六道轮回,得到圣者的福报,就要有“利益众生而无挂于心”的无私无执的境界。建议各位朋友学习佛陀的《藉心经说真谛》,我想恭读之后,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  撰文:安然
  编辑:去一尘 
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
weinxin
我的微信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 
Warder4
  • 本文由 Warder4 发表于 2 9 月, 202521:26:15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zhuemozuo.com/1220/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确定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